首页 > 聚焦 > > 正文

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包含哪两个方面内容_什么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每日简讯

时间:2023-05-13 07:49:03 来源:互联网

1、双重预防体系分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模块,要想知道双预防是什么,必须先搞清楚这两块分别是什么。


(资料图片)

2、1.风险分级管控:重点是分级,既是将风险分级,也是将责任分级。

3、在建设双重预防体系的过程中,需要将风险进行分级,根据相应的风险分级法,将风险分为“红、橙、黄、蓝”四色风险等级,分别对应“重大风险、较大风险、一般风险、低风险”,与此同时,为了将责任落实,避免出现推诿、错漏的情况出现,将事故发生后的责任也进行分级,一般分为“公司、车间、部门、员工”,每个级别对应相应的风险管控层级,方便落实责任和风险点的划分。

4、2.隐患排查治理:隐患排查,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各行业的相关标准,将隐患进行排查,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乃至于遏制事故的发生。

5、在隐患排查的过程中,要知悉哪些风险点上存在着哪些相对应的安全隐患,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造成事故的发生。

6、安全隐患的存在通常源于四个因素,为:人的不安全行为,物的不安全状态,环境的原因,管理的缺失,即通常所说的人、物、环、管。

7、以上为双重预防体系中的能量释放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安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,需要明悉的地点有很多,如果上边的双重预防体系搞不清楚的话,可以看一下安全领域相关的两个关键词:1.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、设施、场所和区域,以及在特定部位、设施、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,或以上两者的组合。

8、2.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(或)健康损害和(或)财产损失的根源、状态或行为,或它们的组合。

9、1+2:风险点、危险源的关系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,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。

10、讨论的的风险就是某类或某个危险源的风险,没有危险源,风险就无从谈起。

11、任何危险源都伴随着风险,危险源不同,其伴随的风险大小也往往不同。

12、以上为双重预防体系中的奶酪理论正常情况下,风险附着(zhuó)在风险点上,人的作业活动、设施设备的状态、环境的因素以及管理的影响这四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,风险只是风险,并不是隐患,不会成为事故;但假如这四个环节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,附着在风险点上的风险就会转化成隐患,如果没有相应的管控措施,那么这个隐患就会进而变化为事故。

13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的管控措施,是后端管控,即隐患发生后才治理,但往往事故的发生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爆发,后期的管控只能减少损失而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。

14、而双重预防体系的关键即在于关口前移和纵深防御,通俗来说,就是将事故的爆发消灭在发生前,用管控的措施,加强“人、物、环、管”这四项的管控,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,从而减少事故的危害,即“关口前移”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5月11日15时至12日15时,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6例

 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(记者 杜燕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12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

通讯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

 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2日电 题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 50岁的范家敏人生中的“骄傲

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

  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 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(王爵 王林)12日上午,四川广安市召

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

 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题: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 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 5月8日,是母亲节。在青海,恰是很多

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 入河北省南运河水量近1.5亿立方米

  中新社石家庄5月12日电 (李晓伟 任树春 吕培)据河北省水利厅12日消息,4月28日,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,截至5

广东暴雨天气将持续 需继续做好防御

 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(记者 王坚)广东省气象局12日发布消息称,10日到12日早晨,该省大部分市县先后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